对流云单体作业前后回波参量计算分析
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与效果检验问题,一直是十分关注的世界性难题,既是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又是人工增雨作业技术中急需解决又十分困难的关键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福建省气象局和南京大学、南京气象学院等单位,历时12 a在福建古田水库进行了高炮人工增雨作业的随机试验研究,得到了人工增雨作业增雨23.92%的定量结果,并获得云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界的认可。本文针对江西省大面积开展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需求,利用2003年8月2日和11日进行较大规模的全省性人工增雨作业所获取的不同类型对流云单体(主要指系统性对流云单体和局地多个单体合并对流云单体),在人工增雨作业前后的回波参量特征变化,以及云体发展变化和同时刻地面降雨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大规模的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后,效果明显,不仅加快了系统性对流云与多单体对流云的合并、回波面积扩大、强中心区域增强、径向风场出现中尺度气流辐合等,而且1.5°基本反射率面积、积分液态含水量面积、积分液态水量、凝结液态水量、对流云降水效率等回波参量均有明显变化,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旱情,而且可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评估与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人工增雨作业 对流云单体 回波参量计算 随机试验
李玉林 杨梅
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南昌 330046 江西省环境预报中心 南昌 330046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暨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
长春
中文
992-995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