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京冬季三类雾的微物理特征比较

雾的微物理特征量主要包括含水量、特征直径、雾滴数密度等,它们均由雾滴谱分布决定,对其进行外场观测,研究其变化规律,对认识雾过程演变的物理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利用2006年、2007年南京地区冬季雾外场试验的雾滴谱观测资料,将所有观测到的22场雾过程按形成物理机制分为辐射雾、平流辐射雾、蒸发雾三类,分析了南京地区冬季雾的滴谱分布和微物理参数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外场试验使用美国DMT公司生产的FM-100型雾滴谱仪获得雾滴谱资料,该仪器测量范围(直径)为2~50μm,采样频率为1Hz,分析使用10 min平均数据,同时进行的观测项目包括大气边界层、雾微物理特征、雾水化学成分、气溶胶、能见度等。

南京冬季 雾 微物理特征 水化学成分

刘端阳 杨军 李子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暨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

长春

中文

644-647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