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FRAP在活细胞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在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的几十年里,应用多种手段已获得大量关于细胞内分子的定性知识,基本了解了各细胞器的分子组成,找到许多在细胞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然而在生命过程中这些分子在活细胞中是“怎么样”相互配合实现各种生物学功能的机制问题,则是下一步要解答的重点。近年来发展的一些技术手段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FRAP技术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方法。FRAP开创于上世纪70年代,随着各种荧光染料和荧光蛋白的开发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FRAP软件的诞生,FRAP方法在近十年里的应用和研究工作迅速增多,涉及领域不断扩大。 本文指出生物膜易于标记,结构相对简单,是FRAP技术应用最早并且运用较多的领域,介绍了FRAP在细胞器分子机制、核蛋白、信号转导、细胞连接和细胞凋亡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FRAP机制,阐述了FRAP的计算模型。

分子标记 分子机制 活细胞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荧光染料 荧光蛋白 蛋白质

张志毅 周涛 巩伟丽 张德添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北京太平路27号,100850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医学系统、第八届全国农林系统电子显微镜学术交流会

西宁

中文

85-86

2007-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