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负染色及相关样品的制备技术与应用

1955年,由hall等提出的负染色技术,开创了直接观察微生物粒子的广阔领域,在今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世界中发挥着独到的作用。它操做简便、分辨率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它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如一旦做成正染色,电子束不能穿透样品,无法观察。另外适时取样、捕捉样品最佳状态和纯度也直接影响观察效果。本文在传统负染色的基础上,根据五种不同的生物样品的特点,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都得到了清晰结构,准确地反映了样品的原貌。

分子生物学 病毒粒子 细菌 鞭毛 负染技术 透射电子显微镜 样品制备

郝宏京 谢家仪 高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北京 100094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 100080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公司,北京 100064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医学系统、第八届全国农林系统电子显微镜学术交流会

西宁

中文

76-77

2007-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