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萎蔫病毒2号不同分离物对蚕豆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光合活性的影响
病毒侵染植物常引起花叶、褪绿、斑驳等系统症状,导致寄主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其中光合作用的变化尤为显著。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报道了烟草花叶病毒等多种病毒对寄主植物的光合速率、电子传递、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和低温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对病毒抑止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有了进一步了解。 本文研究了蚕豆萎蔫病毒2号中国分离物B935和欧洲分离物PV131侵染蚕豆后对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指出与B935分离物相比,PV131分离物对叶绿体的破坏作用更强,反映在蚕豆寄主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变化上所受的影响更大,这可能是BBWV 2不同分离物的致病性差异造成了对寄主植物的胁迫差别。
萎蔫病毒 叶绿体 超微结构 光合活性 生理功能
李燕宏 徐颖 黎军英 洪健
浙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国内会议
西宁
中文
69
2007-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