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成像雷达遥感地质应用现状综述F

地质学是雷达遥感除了军事侦察以外最早的应用领域,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云雾覆盖、林木繁茂的南美开展的大规模机载雷达地质应用试验。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国家开展了机载雷达遥感飞行,广泛地用于基础地质及矿产、油气资源调查。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 Seasat SAR及SIR-A/B等卫星、航天飞机雷达的相继升空, 获得的包括从亚马逊河及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到北非和沙特阿拉伯的干旱沙漠地带等地区的大范围的雷达影像,提供十分丰富的地质构造、岩性、隐伏地质体等地质矿产信息。90年代,雷达遥感研究达到空前高潮,ALAMZ-SAR、ERS-1/2SAR、JERS-1SAR及Radarsat相继发射,以及航天飞机SIR-C/X-SAR二次成功的飞行,为雷达地质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目前,雷达遥感获取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数据处理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完善,特别是新型成像雷达遥感技术(极化雷达、干涉雷达)的出现,雷达遥感已经深入到地壳形变、地震孕育、板块运动及地面沉降测量等地质研究各领域。本文论述了成像雷达遥感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新型成像雷达技术(极化雷达、干涉雷达)的地质应用。

成像雷达遥感 遥感地质应用 矿产地质 油气资源调查 数据处理 地面沉降测量 地震孕育

杨涛 宫辉力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第三届地理信息系统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徐州

中文

2008-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