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体散射特性研究
利用Wetlabs公司提供的AC-S和BB9对太湖水体的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系数进行了测量。后向散射系数光谱随波长变化的特征是:在400-440nm范围,随波长的增加,后向散射系数增大;在440nm处出现后向散射峰值,与浮游植物色素的吸收峰位置吻合;后向散射系数从440nm一直到红光波段大致呈逐渐减小趋势。后向散射系数在400nm处的变化范围为0.18-0.51m-1(平均值0.399±0.073m-1);在440nm处的变化范围为0.22-0.54m-1(平均值0.458±0.065m-1);在715nm处的变化范围为0.08-0.09m-1(平均值0.088±0.001m-1)。各波段后向散射系数与532nm处后向散射系数整体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除了715nm处的相关系数是0.67之外,其他波段都在0.84以上。建立了太湖水体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的光谱模型相比之下,散射系数光谱特征比较单一,归一化散射系数光谱斜率在-0.002~-0.0001之间,斜截在1.198~1.897之间。本文论述了太湖水体的颗粒物散射系数变化较大,可能是由各湖区水体中颗粒物组成及浓度差异较大造成的,并且太湖水体散射系数比海洋的大得多。
太湖水体 后向散射系数 光谱模型 后向散射率 颗粒物主导因子 颗粒物组成 逆函数模型
孙德勇 李云梅 乐成峰 黄昌春 施坤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虚拟地理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
国内会议
徐州
中文
2008-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