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石山灌草丛草地演替及其培育和利用

在阐述了石山灌草丛草地的涵义与特征及分析了石山灌草丛草地的形成与植被演替、石山的传统利用方式及其评价的基础上,针对石山基况低劣和现有植被改良方式速度慢、易退化及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并在石山建植灌草丛草地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认为石山生态修复和开发利用应遵循其植被系统的自然演替规律,借助进展演替的动力,建造能体现石山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条件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关键是要选择适合于石山贫瘠生境,能迅速生长、繁殖的豆科灌木和豆科藤本植物.据此,提出了在石山封育、补播和建植豆科饲用灌木、豆科饲用藤本植物和天然草本植物的新方式,选育出适合广西石山灌草丛草地培育利用的豆科饲用灌木和豆科藤本植物:饲用金合欢Acacia sinuata、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葛藤Pueraria lobata,并就发展岩溶地区草业科技和教育提出具体建议.
灌草丛草地 草地培育 岩溶地区
蒋建生 邹知明 彭丽娟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国内会议
中国工程院第68场工程科技论坛暨2008年西南岩溶地区生态修复和草地畜牧业发展论坛
南宁
中文
109-114
2007-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