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底关系”理论的总体规划方法路线分析——新旧两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比较研究
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路线可以借用图像学中的“图底关系”理论进行分析。从旧《办法》到新《办法》,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路线发生了由“图—底”向“底—图”的变化,也就是由过去的先“建设”后“保护”的规划向先“保护”后“建设”的规划转变,由“城”主“乡”辅的规划向“城”“乡”统筹的规划转变。形成这一方法路线变化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我国面临紧迫的生态资源保护与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是外部因素,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兴起与总体规划对城乡统筹功能的承接是内部因素。对于方法路线的分析要注重规划思维、其自身是否与规划自身发展逻辑所契合等方面。新的总体规划编制方法路线弥补了我国总体规划编制中一直缺失的作为城市规划两大传统思维之一的控制性思维传统,具有重大的意义,未来的编制方法应该在控制性思维传统出现以后做进一步的改变与完善。新的总体规划编制方法路线还让以代表现代城市规划诞生的田园城市理论为出发点对一直以来的总体规划方法进行了反思,引领着未来总体规划编制方法向重视城乡和谐关系这一本源回归。
城乡统筹 城市规划 图底关系 总体规划
王林申 黄明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