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体外冲击波对骨质疏松兔股骨髁部松质骨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ESW)促进骨质疏松模型动物局部松质骨成骨,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量的可行性。 方法:30只骨质疏松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ESW4周组(B组)和ESW8周组(C组),每组10只。后两组接受ESW处理(能流密度设定为0.47mJ/mm2,脉冲2000次),空白对照组只作假处理作为对照。分别于处理后4周(A组、B组)、处理后8周(C组)处死动物,取股骨远端髁部进行micro-CT分析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micro-CT三维重建分析表明,B、C组的三维构筑明显优于A组,可见骨小梁数量增加,排列致密,骨小梁的连接率增高而孔隙率明显降低,尤以C组明显。HE染色可见A组骨小梁稀疏。粗细程度下降,存在微骨折及骨折吸收后形成的骨缺损。而B、C组骨小梁形态改善,形状规则,骨小梁间相互连接,粗细程度较为均匀,少见骨小梁断裂及骨折和缺损。 结论:体外冲击波可以促进骨质疏松模型动物局部成骨,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结构。或将成为骨质疏松症局部骨折预防和治疗的有益补充。

骨质疏松 体外冲击波 股骨髁 骨密度

李宝丰 张堃 孟国林 袁志 刘建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骨科修复与移植学术研讨会

南宁

中文

308-313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