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端侧吻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周围神经端侧吻合、端端吻合术后神经再生情况以及肢端功能恢复效果。为临床治疗大段神经缺损提供一个选择思路。 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A组:切断左侧腓总神经,在胫神经干上外膜开窗,与胫神经干作端侧吻合.B组:左侧腓总神经切断后重新端端吻合.C组:左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两断端错开放置,不吻合.术后进行一般情况观察,16周行形态学,胫前肌湿重比较,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评价神经再生情况,并用Leica Qwin计算机系统对标本进行再生神经纤维面积计数。 结果:无论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还是胫前肌湿重、组织学观察。结果是相同的。端侧吻合及端端吻合组均优于未吻合组。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阻性染色面积:端端吻合组优于端侧吻合组,未吻合组未见阳性染色。 结论:神经端侧吻合有效,端端吻合效果优于端侧吻合。

周围神经 端侧吻合 临床治疗 神经缺损

阳富春 薄占东 徐世旭 姚军

广西南宁双拥路6号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骨科修复与移植学术研讨会

南宁

中文

238-243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