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概况
几十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的广为应用,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相当数量顽固性心衰患者疗效不佳。而心脏移植疗法也受到传统观念、心脏供体有限及技术等原因的限制。而90年代发展起来的起搏治疗逐渐成为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新的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心力衰竭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机制与适应症,指出因心动过缓而置入起搏器的患者出现或合并心力衰竭,尽早升级为双心室起搏;右心室起搏升级为双心室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可改善心衰症状和住院率,改善心功能,预防房性心律失常发生,也适用于儿童患者。ICD升级为CRT-D还具有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作用。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适应证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β受体阻滞剂 醛固酮拮抗剂 起搏器
王方正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98-99
2008-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