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慢性失眠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与抗抑郁药(米氮平)联合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44名慢性失眠症成年患者自愿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A组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米氮平治疗,B组接受认知行为疗法+阿普唑仑治疗,c组接受单纯认知行为疗法。记录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末、8周末的睡眠质量问卷评分(PSQI)、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睡眠障碍因子分及副反应评分。 结果:治疗2周末,A组PSQI总分、睡眠潜伏期及总睡眠时间比B组及C组有显著性的好转(P〈0.05),B组的睡眠潜伏期、HAMD及睡眠障碍因子分比C组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8周末时,A组的睡眠质量各项指标及HAMD评分更好于其他两组(P〈0.01);c组睡眠指标比B组好(P〈0.05);治疗8周末对患者的失眠和抑郁状态改善的临床疗效,A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和C组。 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米氮平治疗对睡眠改善起效快,短期及长期效果均好,并对与患者失眠相关的焦虑与抑郁心理状态也有改善;认知行为疗法+阿普唑仑组在早期治疗中有一些短期疗效,单纯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改善有辅助治疗的长期效果,故应作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基础常规疗法。
慢性失眠症 认知行为疗法 抗抑郁药 米氮平 睡眠障碍因子 临床疗效
张美兰 林举择 叶瑞繁
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510080
国内会议
安徽池州
中文
96-99
2008-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