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低温敏感性与振动性神经功能损伤关联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低温敏感性与振动性神经功能损伤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首先进行低温试验,按照试验前后测定指标的变化情况,确定ET、SCV为低温敏感性指标。然后按照此指标将家兔分为高度、中度及低度敏感3个试验组进行接振,测定各组家兔接振后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时、MCV、运动神经远端波幅、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时的变化。 结果:与接振试验前比较,试验后SCV、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运动神经远端波幅降低,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时、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时延长(P〈0.05)。 接振试验后,sCV、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运动神经远端波幅在低度敏感组、中度敏感组、高度敏感组依次降低,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时、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时依次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将低温试验后的低温敏感性指标血浆ET浓度、SCV测定值与接振后的振动性神经功能损伤指标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时、MCV、运动神经远端波幅、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时测定值进行简单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r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低温敏感性与振动性神经功能损伤具有关联性,随低温敏感性的升高,振动性神经功能损伤也随之加剧。

局部振动 低温敏感性 振动性神经功能 神经损伤 关联性实验

陈磊 林立 张春之 韩运梅

济宁,济宁医学院职业卫生与环境医学研究所 272013

国内会议

第十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安徽池州

中文

34-37

2008-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