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对脐带血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培养体系,研究脐带血单核细胞和DC的EBV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EBV对脐带血DC分化和功能的影响,并且与相同培养条件下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和DC比较。以期从抗原提呈细胞这一免疫应答的起始环节,来阐明EBV逃逸宿主免疫监视的可能机制,为临床防治EBV感染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RT-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相关蛋白基因在单核细胞和DC上的差异性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病毒相关蛋白的表达、DC吞噬功能、细胞表面分化和成熟标记表达的阳性率和相对荧光强度,以及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方法和RT-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DC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和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结果:在感染EBV的脐带血单核细胞表面检测到了病毒相关蛋白早期抗原和衣壳抗原的表达。RT-荧光定量PCR检测到病毒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感染EBV后,脐带血DC吞噬葡聚糖的能力降低;细胞表面分化和成熟标记与正常对照相比表现为:CD14分子的下调不明显,而MHCⅡ类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上调不明显,MHC I类分子的表达降低;细胞因子分泌的改变表现为:LPS刺激后细胞分泌的IL-6、IL-10和TNF-α不增高,而TGF-β1在EBV感染后分泌增高,同时EBV还抑制了Ⅱ,12p35和IFN-γ的mRNA表达。 结论:单核细胞和未成熟DC均可被EBV感染。EBV抑制了DC的吞噬功能,阻碍了DC的分化和成熟,使DC摄取处理抗原和提呈抗原的能力受损。MHC I类分子的降低导致在控制EBV感染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MHCI类分子限制性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受损。EBV使DC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增加,抑制了宿主免疫,并且使免疫应答反应向T辅助细胞2方向偏移,削弱了细胞免疫功能。以上因素均可导致EBV逃逸宿主免疫。
EB病毒 脐带血 树突状细胞分化 临床治疗 宿主免疫
王玺 陈同辛 曹睿明 朱亚忠 罗嘉慧 刘宇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免疫/肿瘤研究室 200092 香港大学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779-793
2008-07-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