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在儿童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中的应用
背景:自80年代末临床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以来,全球心电生理学科发展迅猛,当前电生理发展已进入三维时代。目前三维标测系统临床应用最多的是三维电磁导管定位系统(CARTO)和EnSite系统,EnSite系统又包括EnSiteArray和EnSite Navx标测,但这些系统主要在成人心律失常中应用,国内外在儿科心律失常中应用尚为空白。 目的:我们通过三维标测系统指导消融15例儿童心律失常,对这两种系统在儿童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中的应用作全面的评价。 方法:①在CARTO指导下心律失常消融8例。其中“切口”性房性心动过速6例,左右房速各1例;年龄6.2±1.7岁,体重18±2kg。②在EaSite指导下心律失常消融7例。其中应用EnSite Array系统指导消融5例,包括频发室性早搏4例,右房房速1例,年龄11.3±1.2岁,体重40±5 kg。应用EnSite Navx系统指导消融2例,为B型预激,年龄6.5±0.7岁,体重29±1.4kg,X线曝光时间为64±1.2分钟。 结果:①应用CARTO系统指导6例“切口”性房速,均消融成功。其中“切口”房性心动过速2例,心房扑动4例,心房扑动包括逆钟向心房扑动3例,顺钟向心房扑动1例;1例“切口”房性心动过速术后3个月复发,应用Carto系统重新电解剖标测,电传导图显示消融线过短,再次线性消融关键峡部成功,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2例房速,左右房速各1例,均消融成功,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②应用EnSite Array系统指导消融4例频发右室室早,术后随访3个月,室早从术前32333±4509个,24h下降至2+个/24h。应用EnSiteArray系统指导消融1例右房房速,消融成功,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应用EnSite Navx系统指导2例B型预激,消融成功,X线曝光时间为64±1.2分钟,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③所有消融的病例均无出现并发症。 结论:①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能直观地显示心律失常的起源及激动顺序,并为大头消融导管提供导航功能,适合指导复杂心律失常的标测消融;②CARTO系统采用逐点标测,标测的是“真实”的电位,EnSite系统采用片状标测,象刷子一样,能快速建立电传导顺序激动和解剖图,大幅度减小手术时间,但是“虚拟”的电位,故消融导管到达靶点时,需把消融导管标测的电位与体表心电图的心房波或心室波进行比较,且较体表心电图提前20ms以上才能放电,但它只适合10岁以上的儿童。而CARTO系统和EnSite NavX标测则无这方面的限制。③EnSite Array系统具有“一跳标测功能”,尤其适合不持续、不稳定的心律失常。
儿童心律失常 三维标测系统 射频消融 临床治疗
曾少颖 石继军 叶钷亨 张智伟 李渝芬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儿科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534-539
2008-07-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