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目的:总结儿童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病因。 方法:对1997年10月~200r7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2例患儿中,男39例,女23例。发病年龄3个月~15岁,其中1~6岁占62.9%。常见的神经系统表现依次为肢体瘫痪60例(其中偏瘫55例,单肢瘫5例),占96.8%,中枢性面瘫35例(56.5%),惊厥19例(30.6%),语言障碍16例(25.8%),头痛12例(19.4%),感觉障碍9例(14.5%),锥体外系症状5例(8.1%)。神经影像学(CT/MRI)显示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30例(48.4%),其中26例仅有基底节区梗死,4例同时伴有其他部位梗死。多脑叶梗死24例(38.7%),项叶梗死4例(6.5%),半球梗死3例(4.8%),颢叶梗死2例(3.2%),丘脑梗死2例(3.2%),脑干梗死1例(1.6%)。62例患儿中共有49例(79.0%)找到明确病因,其中感染16例(25.8%)、头部外伤15例(24.2%)、烟雾病14例(22.6%);20例患儿(32.3%)为多病因共存。 结论:儿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高峰是幼儿及学龄前期。最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为肢体瘫痪。神经影像学显示基底节区梗死及大脑中动脉受累最常见;常见病因为感染、外伤和烟雾病,与成人及其他种族儿童明显不同。
儿童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观察 发病机制
张月华 马秀伟 包新华 姜玉武 秦炯 吴希如 邹丽萍 刘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10003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100045 成都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610017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255-258
2008-07-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