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中OXLDL及其抗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研究目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直至斑块不稳定的各个阶段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具体的作用还没有阐明。目前的研究多是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为单纯病例研究,主要目的是分析循环中的oxLDL及其抗体是否与超声测量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有关。 研究方法:选取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特检科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内膜增厚(IMT≥1.0mm)和/或可测量的斑块的患者,通过调查表询问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血清,并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和血浆,两小时内测定血糖浓度,其余血样保存。通过酶法测定总胆圆醇、甘油二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等血脂指标;通过ELISA法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抗体的浓度;通过ELISA法检测肺炎衣原体、巨细胞病毒、幽门螺杆菌等微生物感染情况: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颈动脉的三维超声图像由计算机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应用适宜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 研究结果:本研究共有80例研究对象。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循环oxLDL与IMT弱相关,而与斑块体积无关(r,=0.093,p=0.410);oxLDL Ab与IMT无关,与斑块体积也无关。对IMT和斑块体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单因素分析中,IMT和斑块体积都与很多公认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关。然而,存多因素分析中,只有年龄和高血压是IMT(R2=0.33)和斑块体积(R2=0.27)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循环中的oxLDL及其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无关。对于中国人来说,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主要受年龄和高血压的影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血清 心血管病 放射免疫
尹镜海 王燕 李会庆 房学强 冯月秋 王束玫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年会暨第二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74-182
2008-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