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成人体重指数与各亚型高血压关系
目的:探讨辽宁省彰武县成年人体重指数(BMI)与不同亚型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 方法:2001~2003年,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彰武县农村按照自然区域划分,随机抽取6个乡,其中5个乡各随机抽取2个村,1个乡随机抽取1个村,共计11个村;在彰武镇内随机抽取3个社区,调查该地区18岁以卜成年人6 710人,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BMI各业型高血压患病率、比数比(OR值)差异。 结果:随着BMI水平增加,男性和女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逐渐增高。男、女性在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各业型高血压患病率和OR值亦呈升高趋势。以正常体重组作为参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吸烟和饮洒等因素,分析结果可见,随着BMI增加,男女性忠各亚型高血压的OR值均里升高趋势。男性低体重、超重、肥胖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病风险与正常体重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超重组和肥胖组的联合性高血压(SDH)患病风险与正常体重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和肥胖(BMI≥24kg/m2)时,与体重正常组相比,男性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IDH)OR=2.16,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H)OR=2.11,女性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IDH)OR=1.62,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F”)OR=2.21)。与非超重者相比,超重和肥胖男性中53.70%的IDH和52.60%的SDH归因于BMI≥24kg/m2,女性有38.27%的IDH和54.75%的SDH由超重和肥胖引起。 结论:体重指数与IDH和SDH亚型高血压的患病危险有显著正相关;减重和控制肥胖对于预防IDH和SDH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体重指数 高血压 患病率 肥胖
付凌雨 时景璞 董卫 李辉 董业珞 王海龙 周波 富增国 王文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流行病教研室,沈阳110001 辽宁省彰武县疾病控制中心慢性病科 辽宁省彰武县卫生局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年会暨第二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30-33
2008-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