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的过来、现在和未来
长期以来,在各种肝病中,因肝衰竭而夺去的生命可占绝对首位。肝衰竭的存在历史久远,仅文字记载即可追溯到希波格拉底时代。肝衰竭防治这一历史难题,一直是医学界特别是肝病学界的主攻方向之一。仅以我国为例,在国民经济水平较为低下的六五、七五期间,仍专门设立了重肝攻关小组和基金,并取得显著成绩。然而,直到迄今屈指可数的年代,人们对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仍知之甚少,分型诊断意见纷纭,防治手段十分缺乏,无怪乎学术界悲观情绪甚浓。温故知新,如果回顾历史,会感受到肝衰竭这一极为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症候群的研究水平实际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科技包括整个医学水平的轨迹。如果我们用肝衰竭的历史对比现在,无疑会感到科技进步的巨大影响。本文介绍了肝衰竭的过去—历史难题,久攻不下,阐述了肝衰竭的现在—热点众多,进展迅速,提出了肝衰竭的未来—继往开来,前景光明。
肝衰竭 发病机制 临床症候群 分型诊断
王宇明 李兰娟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感染病研究所(400038)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310003)
国内会议
第十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感染科医师大会、第四届中美临床微生物研讨会
杭州
中文
126-130
2008-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