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周围神经毁损性阻滞术用于癌症晚期病人镇痛的观察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毁损性阻滞术用于癌症晚期病人镇痛的疗效。 方法:疼痛门诊就诊的21例诊断明确的肿瘤疼痛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43~76岁,病程为1月~2月。所有患者口服吗啡类药物或复合非甾体类抗炎免疫药物,吗啡用量30mg-240mg/24h。其中肺癌颅骨转移疼痛3例,肺癌肩胛骨转移疼痛6例,前列腺癌上臂转移2例,肺癌肋骨转移7例,乳腺癌锁骨上淋巴转移压迫臂丛3例,口服吗啡类药物疗效不佳或不能忍受其副作用或其他原因行周围神经毁损术。治疗方法所有病人给予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测。肌间沟臂丛神经、肩胛上神经、枕大小神经和肋间神经毁损。在神经毁损前必须先行利多卡因阻滞,观察镇痛疗效满意后再行毁损治疗,否则放弃。 结果:所有病人在注射无水乙醇时均出现一过性剧烈疼痛,时间持续10s-15s后疼痛缓解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论:按照经三阶梯治疗原则治疗70%的癌痛患者缓解满意;部分癌痛患者,在严格应用”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后,仍有剧烈疼痛,或因不能进食,有药物禁忌,不能耐受镇痛药等原因,无法充分接受”三阶梯方案”的治疗,毁损性神经阻滞是治疗这些顽固性癌性疼痛的一种有效的神经损毁治疗方法,周围神经及其分枝毁损能够以小代价获得大效益。常用的毁损性神经阻滞包括上颌神经、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枕大神经、臂丛神经、肩胛上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和腓神经等。

癌症晚期 镇痛治疗 周围神经毁损性阻滞术 三阶梯药物治疗 并发症

姜长林 孙德海 纪春梅 李淑丽 马丽艳 李俊

大庆油田总医院疼痛门诊,黑龙江

国内会议

2008年世界镇痛日新闻发布会暨全国微创疼痛治疗研讨会

北京

中文

95-96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