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下端恶性骨肿瘤切除后大段异体骨重建
目的:应用大段异体骨移植及踝关节融合的保肢方法治疗胫骨下端恶性胛瘤和侵袭性肿瘤,并从预后、术后并发症及功能几方面加以评价。 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大段异体骨移植及踝关节融合的保肢方法治疗胫骨下端肿瘤患者11例,骨肉瘤8例,骨巨细胞瘤2例,软骨肉瘤1例。按照Enneking分期,手术行边缘切除或广泛切除,骨肉瘤行新辅助化疗,大段同种异体骨为深低温冷冻保存,钢板螺钉或带锁髓内钉固定。 结果:随访1.5-6.5年,平均49个月。其中8例骨肉瘤患者随访3-6.5年,平均53个月。11例均有良好的骨愈合,开始出现骨愈合时间为3个月-1.5年,平均为8个月。无异体骨反应继发感染,无内固定失败。异体骨骨折1例.复发2例,肺转移3例,保肢率为81.8%。术后功能评定采用MSTS骨骼肌肉系统肿瘤手术治疗后重建功能评估系统,评分为16-27分,平均24.3分。 结论:胫骨下端虽软组织覆盖较薄,血运相对较差,但保肢术后肿瘤复发率不高,异体骨感染、不愈合、骨折率较低。固定方式以髓内固定为佳。大段异体骨移植及踝关节融合的保肢方法术后功能良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安慰。是一种较好的保肢方式。
骨肿瘤 异体骨重建 踝关节融合 保肢方法 预后 术后并发症
郝林 王涛 蔡口伯 牛晓辉
100035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术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
石家庄
中文
650-657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