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本研究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已有对AILT研究的基础上,用人体材料对各发展阶段AILT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滤泡辅助T细胞免疫标记(CXCL13, CD10, bcl-6等)、生发中心后B细胞标记(CD79a, MUM-1,CXCL5),滤泡树突状细胞标记(CD21,CD35)、高内皮静脉标记(VEGF-A,CD31)和EB病毒标记(EBER,EBNA-1,LMP-1)的双重免疫组化染色,使用流式细胞术和显微切割技术选取和纯化以上各种目标细胞,行荧光定量PCR测量EB病毒的含量和LMP-1基因,以及整合EB病毒的克隆性。辅之以TCR和IgH基因重排、基因表达潜分析等,目的在于探讨EB病毒潜伏感染在AILT发病和继发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可能作用,并可能找到可能的进行干预的靶点。

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 组织病理学 LMP-1基因 基因表达 发病机制

李甘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 成都 610041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术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

石家庄

中文

636-639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