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磁共振扩散成像与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病理反应性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肿瘤消退分级的评价,以及与相关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对51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1.5T磁共振行MRI常规和扩散成像。测量放化疗过程中不同监测时间点肿瘤ADc值。比较ADC值及其变化规律与不同直肠癌消退分级的关系,及其与相关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 结果:降期组、未降期组、RCRG1-3级间治疗前肿瘤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54,p=0.007);RCRG 1级与RCRG 3级、T-未降期;RCRG 2级与RCRG3级;RCRG 3级与T-降期;T-降期与T-未降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RG1级在治疗第1周(t=2.404,p=0.025)、治疗第2周(t=3.308,p=0.003)的两个时间点,肿瘤平均ADC值的升高值都高于RCRG2级。不同RCRG分级间炎性反应程度、细胞核异型性程度和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均不相同,有统计学差异。RCRG1级与2级间的细胞核异型性、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RCRG1级与3级间的炎性反应程度、细胞核异型性、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RCRG2级与3级间细胞核异型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67)。 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反映直肠癌病理消退分级间的差异;肿瘤降期与肿瘤消退分级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RCRG1级与2级ADC值变化趋势相同,但幅度不同,与治疗反应性程度相关。放化疗反应性好的直肠癌病例在治疗第一周出现ADC值明显升高,但肿瘤体积下降不明显,可能与这部分病例经常伴有明显的炎性反应有关。放化疗反应性好病例的肿瘤细胞核异型性明显.与其肿瘤细胞更易受辐射和化疗药物损伤有关。

直肠癌 磁共振扩散成像 ADC值 放化疗 肿瘤消退分级 病理反应性

孙应实 张晓鹏 唐磊 顾晋 季加孚 李洁 曹崑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医学影像科,北京 100036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外科,北京 100036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术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

石家庄

中文

211-221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