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误诊肝硬化1例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是由于铜盐在体内过度沉积,引起肝、脑、肾、角膜等器官的损害,以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边缘有铜盐沉着(K-F环)为其临床特征,本文分析了肝豆状核变性误诊肝硬化1例,提出凡患者很快发展为肝硬化,同时有肝肾疾病或不明原因的溶血性贫血,或伴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均应用裂隙灯检查角膜色素环,必要时作血铜、尿铜及铜蓝蛋白的检查以期早日确诊。
肝豆状核变性 铜代谢障碍疾病 肝细胞损害 临床特征 角膜色素环 铜蓝蛋白检查
严纯 向远彩
湖北利川市民族中医院 利川 445400
国内会议
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
北京
中文
412-413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