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致瘀疗法
根据中医药的阴阳学说理论,提出致瘀疗法存在于中医的治则中,进而论述了血稀证的存在.其证候表现为:出血、血虚、血热,水肿,虚损.主要症状为:出血;水肿;肿块(恶性肿瘤); 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气短,形体消瘦;壮热、口干、斑疹隐隐、神识不清、谵语;舌质淡或舌质红降;脉沉、细、浮,散大.细数或弦数.病因病机为:外感六淫,正气不足,情志所伤.并对致瘀药的概念进行了讨论,举例介绍了一些致瘀方药,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及临床运用.对其应用前景及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血稀证 低粘滞血证 致瘀疗法 病因病机 致瘀方药
焦一鸣 王放 揭益民 潘少骅 王鹓 谭永东
江西省人民医院 (南昌 330006) 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 330006)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南翔 201802)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00-109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