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化因子Fractalkine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CX3CL1)在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大鼠模型中的变化及其在肝脏炎性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SD大鼠分为两组:正常组6只,模型组36只。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造模后分别在12、24、48、72、120和168h6个时间点取大鼠血及肝脏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FKNmRNA、核转录因子(NF)-κBmRNA的变化。 结果:造模后12h,ALT、AST值明显升高,分别为208.3U/L±43.5u/L和375.2U/L±117.3 U/L,显著高于正常组的31.8U/L+2.9U/L和90.8U/L+3.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912和-5.935,均P<0.01),以72h为著。FKNmRNA的RT-PCR产物行15g/L琼脂糖凝胶电泳,其特异性条带与内参照GAPDH条带的吸光度比值在造模后12h为0.0862±0.0089,高于正常组的0.0443±0.0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9,P<0.01),72h达高峰(0.3329±0.0326),120h则明显下降。NF-κB在正常大鼠肝组织中有少量表达,模型组随着时间的推移,NF-κB水平逐渐升高,72h达高峰(吸光度值比值为0.5833±0.1014,t=12.607,P<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FKN与NF-κB有相关性(r=0.760,<0.001)。 结论:FKN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表达是肝损伤的重要因素,FKN有可能为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肝功能衰竭 肝损伤病理 核转录因子 细胞病理学
王凤玲 陈永平 林海龙 潘珍珍 郑明华 马海龙 黄瑜 许烂漫
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325000
国内会议
泰安
中文
454-457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