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左、右心室Tei指数的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后心脏结构和左、右心室Tei指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Tei指数与心房、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施行PDA经导管封堵后的患者16例,并选择年龄相当的16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右心室Tei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主动脉瓣血流速度峰值(Vp)等指标,并将PDA封堵术前后患者的左心室Tei指数的变化与LVEDD、LVEF、Vp等指标的变化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①PDA封堵成功率100%,封堵成功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2天及3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随访,均无残余分流和并发症,生活质量良好;②PDA患者术前左心室Tei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术后2天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术后3月左心室Tei指数恢复到正常范围内,PDA患者封堵术前后右室Tei指数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③PDA封堵前LAD、LVEDD、LVESD、LVFS、LVEF、Vp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术后2天均明显减小(P<0.05),术后3月恢复到正常范围内,PDA封堵后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D)未见明显改变(P>0.05);④PDA封堵术后Tei指数的变化与LVEDD、LVEF及Vp的变化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分别为-0.528、-0.504、-0.515,P<0.05),Tei指数与相应的R-R间期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①介入封堵治疗后PDA患者Tei指数短期内均显著升高,于术后3月恢复正常;②短期内Tei指数的变化与LVEDD、LVEF、Vp的变化呈负相关,Tei指数可以作为反映心功能变化的可靠的指标;③介入封堵治疗PDA患者通过纠正心脏的异常通道,可使心脏功能恢复正常。
动脉导管未闭 心室重构 介入封堵术 Tei指数
郭治彬 付金国 王梦洪 魏云峰 刘睦胜 马延峰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西 330006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575-580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