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颈动脉IMT患者血清MMP-9、可溶的P-选择素、hsCRP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一9;。MMP一9)、可溶的P一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sPE)、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180例患者,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根据颈动脉IMT及斑块情况,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弥漫性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用ELJSA方法测定血清中MMP-9,可溶的P-选择素、hsCRP浓度。分析超声结果与血清MMP-9、可溶的P-选择素、hsCRP浓度的关系。 结果:内膜正常组,内膜弥漫性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各组之间相比,血清中MMP-9、可溶的P-选择素、hsCRP浓度逐渐增高,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血清中MMP-9、sPE、hsCRP浓度增高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厚度、斑块的不稳定性关系密切。

基质金属蛋白酶-9 P-选择素 高敏c-反应蛋白 斑块特征 颈动脉粥样硬化

王云开 魏云峰 王梦洪 郑泽琪 王凌玲 吴印生

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国内会议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

上海

中文

526-531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