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替米沙坦对高糖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及机制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糖环境下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的机制。 方法:替米沙坦及不同浓度葡萄糖(5mmol/l、30mmol/l)分别作用于培养的内皮细胞0h、12h、24h、36h、48h,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收集培养24h的内皮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蛋白表达量。 结果: 在高糖处理的细胞条件培养上清中MDA含量升高,而SOD活性降低(P<0.05),同时细胞PPAR-γ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而替米沙坦削弱上述变化,降低内皮细胞MDA含量、增强SOD,以及促进PPAR-γ蛋白质含量增加(P<0.05)。 结论:替米沙坦可抑制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活性氧产生,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维持高糖状态下细胞氧化平衡,促进PPAR-γ蛋白分泌,提示替米沙坦对高糖状态下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内皮细胞氧化平衡和激动PPAR-γ有关。

替米沙坦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管内皮细胞 保护机制

黄俊 肖静 赫连蔓 秦海燕 李德强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南昌 330006

国内会议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

上海

中文

508-511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