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与左室功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左室功能的关系。 方法: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三所三级甲等中医院,收治入院的心力衰竭(CHF)患者。建立临床调查表(CRF)及ACCESS数据库;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填表培训,模拟填表进行一致性检验,查阅病历填写CRF,将各医院填写完毕的CRF统一回收、整理、检查数据;统一培训录入人员,完成数据录入,课题组专家审核数据后封存CRF,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共收集有效病例155例,男性80例,女性75例,平均年龄为71.11岁。证素分布规律研究显示,CHF患者中证素出现频率较高的前4位依次为气虚证、血瘀证、痰阻证、阴虚证,其中气虚证出现在82.5%的CHF。患者中。临床实际证型分布规律研究显示,155例CHF患者中共出现63种证型,其中只出现一次的有47种证型,而出现频次超过10次的仅有4种证型,重复率均较低。分类证型分布规律特征研究显示:心衰患者以虚实夹杂居多。从水饮证、气虚证、血虚证、血瘀证、阴虚证、痰阻证、阳虚证到气滞证,LVEF值呈现依次升高的趋势;从水饮证、气滞证、气虚证、阳虚证、痰阻证、血瘀证、阴虚证到血虚证,LVDd呈现依次减小的趋势,水饮证和气虚证在LVEF和LVDd都列于左室功能较差的位置。按分类证型研究,有气虚证与无气虚证相比,LVDd更大、LVEF更小,有水饮证与无水饮证相比,LVDd更大、LVEF更小。研究显示临床实际证型复杂多样,分布趋于分散,缺乏规律性。 结论:CHF常见证素依次为气虚证、血瘀证、痰阻证、阴虚证;分类证型以虚实夹杂居多;临床实际证型缺乏规律性。中医证候与左室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气虚证与水饮证是反映左室功能下降的重要证素。中医证候诊断亟待规范化。
心力衰竭 中医证候 左心功能
刘红旭 张雪 尚菊菊 胡元会 鲁卫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50-54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