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疗性血管新生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于药物多靶点作用的思考
自从Folkman提出血管生长与肿瘤长关系以来的三十多年中,一些具有抗血管生长作用的药物已经被用于临床治疗肿瘤,还有不少正处于临床发展阶段。但是,临床试验显示的抗肿瘤疗效并不如临床前研究所预期。抗血管生长治疗的临床应用看来要比原先想象的更为复杂。问题在于,肿瘤可以产生多种促进血管生长的因子,而不同发展阶段的肿瘤可能依赖不同的血管生长因子来获得血供。因此,阻断单一的血管生长因子可能对肿瘤生长影响作用并不恒定。 本文就从治疗性血管新生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一过程进行探讨,结论如下:冠心病发病与遗传和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冠心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血管生长的调节因素既来自局部,又受制于全身。纵观近年改善冠心病防治手段远非单一,分久必合是必然趋势,在这方面,中药或其复方的价值的确值得深入研究。
治疗性血管新生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多靶点作用
范维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血管内科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9-20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