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雷公藤多甙的临床观察
目的:考察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雷公藤多甙(T Ⅱ)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23例同期肾脏移植受者进行对照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T Ⅱ组(n=121)和对照组(n=102)。根据T Ⅱ剂量的不同将121例接受T Ⅱ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剂量T Ⅱ组(n=82)和双倍剂量T Ⅱ组(n=39)。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样的免疫抑抑制方案(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硫唑嘌呤)。三组患者均无合并感染、环孢素。肾中毒和手术并发症的情况。各组之间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冷热缺血时间、淋巴细胞毒性试验、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都非常接近。 结果:T Ⅱ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经病理证实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差异十分明显,分别为4.1%和26.5%。双倍剂量组无1例发生急性排斥,也无1例发生2次急性排斥。T Ⅱ组即使发生急性排斥,其病理程度也比对照组轻,根据BANFF’分类,T Ⅱ组5例细胞性排斥为中度急性排斥(ⅡA级),对照组27例急性排斥中,重度急性排斥和中度急性排斥(ⅡB级)各11例。两组之间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发生率分别为7.4%和12.7%。T Ⅱ组移植。肾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9%和77.5%。T Ⅱ组大多数受者5年内肾功能正常,肾功能异常(Scr≥1.5mg/d1)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6%和61.8%。以血肌酐倒数到达透析需要的时间(1/Scr为0.1)进行预测,即1/Scr值由0.5到0.1,预期到达的时间(月),T Ⅱ组和对照组之间的预期值分别为0.5:90.14和42.67;0.2:164.71和66.79;0.1:186.91和78.08。 结论: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T Ⅱ雷公藤能有效地降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率,减轻排斥反应的病理程度,降低CAN的发生率,移植肾功能长期保持稳定。雷公藤副作用小,最适合于长期用药。
肾移植 雷公藤 急性排斥 存活率 免疫抑抑
季曙明 黎磊石 王庆文 陈劲松 沙国柱 程震 文吉秋 程东瑞 刘志红
南京金陵医院肾脏病科,江苏南京210002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江苏南京210002
国内会议
福建泰宁
中文
324-330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