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膜性肾病(MN)是一常见的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0%,以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系成人。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占成人肾病综合征的25%左右,在老年人肾病综合征中约占40%。20%~25%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多种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移植肾肾炎,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或去除致病因素可缓解甚或消失;大部分膜性肾病发病原因不明,是为原发性或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然实质上其发病原因也不可能是均一的,只是目前人们的认识还不足以将其识别和区分。IMN发病多缓慢,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经过各异,预后差别也较大,部分病例可自发缓解,10%~40%的病例10~15年或更长时间后可能进入ESRD。 本文介绍了膜性肾病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与遗传因素的情况。

膜性肾病 发病机制 肾小球疾病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遗传因素

范亚平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南京论坛

南京

中文

36-38

200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