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朱进忠治疗疑难杂病重脉诊经验探析

临床过程中,如何根据四诊证据的前后顺序进行分析,正确地辨证论治,一直是历代医家注视的重要问题。《内经》在指出辨证论治要四诊合参时,强调“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难经》中又提出“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伤寒论》、《金匮要略》则提出辨证依据的前后主次序列,《伤寒论》六经辨证即明确提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论杂病亦强调“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均以“辨某某病脉证治”为题。鉴于脉诊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地位,而又难于分辨掌握,所以西晋王叔和才又撰写了专著《脉经》一书。至元·朱震亨更以脉一因一证一治的序列为题对杂病进行了辨证论治的阐述。朱震亨是元代以来最负盛名的疑难杂病大家,所以后人在疑难杂病的辨证论治上多以脉为第一依据的序列进行分析和归纳。朱老从医近50年,学验精良,深感疑难杂病,按照脉为第一依据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至关重耍。笔者在随导师临床侍诊过程中,受益匪浅,本文现将朱老治疗疑难杂病重脉诊经验进行举例。

疑难杂病 脉诊经验 辨证论治 朱进忠 伤寒论 六经辨证

张恒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太原030012

国内会议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云南丽江

中文

113-114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