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几种常见舌苔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目的:从舌苔蛋白质组探讨舌苔原理及其微观规律。 方法:对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垂直SDS—PAGE为第二向的双向电泳技术中的关键因素与环节,如样品处理、上样量、电泳参数、凝胶浓度和SDS凝胶电泳染色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并对其四组舌苔组织的蛋白质组进行分离,银染显色,凝胶扫描入计算机,ImageMastor2DPlatinum软件分析比较电泳图谱。 结果:建立并优化了蛋白组学分析中的双向电泳技术,建立了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图像分析体系,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电泳银染图谱;对四组舌苔组织的蛋白质组进行分离分析,发现凝胶中可检测的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1082±105个、1052±85个、1129±98个、1143±140个;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病理薄苔组与正常舌苔组相比,有6个蛋白质点表达上调,8个为表达下调;厚苔组与正常舌苔组相比,有6个蛋白质点表达上调,7个为表达下调;剥苔组与正常组相比,有8个蛋白质点表达上调,7个为表达下调。 结论:不同舌苔在蛋白质组水平上具有不同的特征;舌苔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望为中医临床辨证、中医疗效评价、中药药效学研究及中药新药筛选研究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微观指标和科学依据。

舌苔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蛋白质差异表达谱 方法学 中医临床辨证 疗效评价 图像分析体系

吴正治 张晓丽 王济国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深圳518035

国内会议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云南丽江

中文

52-57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