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市杏产业蓬勃发展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纬39°03′~40°44′,东经112°34′~114°33′,总面积1.4万km2,人口282万。境内气候恶劣,无霜期短,只有120~147d,冬季严寒,最低气温达-30℃,年平均气温5~7℃,全年降水量少,平均为400mm左右,多集于夏季。境内平地较少,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0%以上。丘陵地多起伏,干旱缺水,林木稀疏,风沙剧烈,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山地石多土薄,地势高寒,地广人稀,五分之三的土地为荒山荒地。由于本市紧靠内蒙古高原,冬季从蒙古吹来的寒流,夹杂着沙石经常袭击本市,而春天的风沙更为剧烈。每年3~5月,本区常出现黄风蔽日的灾害性天气。大风持续时间,少则两三天,多则7~15天,风速常达六七级以上。风沙对农业的危害极为严重。大风可吹起表土、种子、幼苗,流沙可掩埋良田,在风沙严重的地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极端困难。春播的作物,不是被风刮走,就是被沙掩埋,当地民谣“清明谷雨不出牛,芒种立夏乱无头。一年四季一场风,三年两头无收成。”便是真实的写照。本文对山西大同市杏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介绍。
杏产业 品种选育 防风固沙 栽培管理 深加工技术 可持续发展
戴桂林 耿有廷 杨晓华 聂国伟 李静江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太谷030815 山西省大同市果树站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91-92
2008-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