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峡库区肉牛发展模式探讨

三峡库区具有气候资源、地貌资源和生物资源等自然条件优势,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我国传统的三大肉牛养殖带之一。养牛业已成为三峡库区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但由于长期受限于传统种养殖模式的影响,加之交通闭塞、文化交流落后以及饮食习惯等,三峡库区肉牛生产力呈现水平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效益不高,极不适应三峡库区经济发展需求。三峡库区地少人多,山高坡陡,发展肉牛养殖如沿袭国外和我国北方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将不会有大的作为,因此大力发展适合库区的肉牛发展模式,是三峡库区特殊区位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库区农业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和发展三峡生态农业的迫切需要。本文介绍了三峡库区发展肉牛产业具有的优势,探讨了三峡库区发展肉牛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峡库区肉牛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三峡库区 肉牛产业 模式选择

王平 粟剑 彭祥伟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0039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

黑龙江穆棱

中文

91-93

2008-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