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應用井中地下水流儀於地下水污染源先期查證

地下水经采样检测发现疑似污染点位後,通常会先利用污染物种类、土地利用型态、土地利用历史、水文地质、地下水流等相关资讯,针对污染来源进行初步研判。当污染来源不易确认时,除了扩大范围增设地下水监测井,进行地下水质采样外,更详细而准确的地下水流资讯,也同样重要。传统上,获得地下水流等相关资讯的方法,是以不同井位间之地下水水位的相对关系,结合水文地质参数试验的结果,加以分析推判。但其结果。受到地质异质性与异向性的影响,有时局部地区的实际水流,与推判结果可能产生极大之误差。至於利用井中地下水流仪,於井中直接量测地下水流.是近二、三十年来.所发展出来的新方法,且不断地随着材料与电子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改进其方便性与准确度.本文首先针对目前常用的几种井中地下水流仪,就其原理、规格加以介绍。并根据多年来现场调查之工作经验,归纳现场作业时所需注意事项以及量测技术。最後以两处实际发生於台湾的案例,介绍共如何应用於污染来源的先期查证.

井中地下水流仪 监测井 地下水污染 污染源 水质采样

吳育生 余進利 周晏勤

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副研究員 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助理研究員

国内会议

第四届海峡两岸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与整治研讨会

西安

中文

277-282

2008-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