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盆地地下热水的氧-18漂移及其影响因素
关中盆地中部西安、成阳地下热水是中国典型的地压地热流体,在该地区进行同位素水化学研究,对于丰富地压地热流体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关中地区地热水的δ180和δD的研究表明:关中盆地周边及中部的非地压地热流体180交换不明显;盆地中部尤其是西安、咸阳地区的地压地热流体发生明显的氧同位素交换,并出现氢同位素交换,表明同位素交换将使系统缓慢地向平衡方向移动,盆地中部热储流体发生了显著的水岩反应:与西安相比,咸阳地区热储层相对较为封闭;根据研究区氧同位素的交换程度和水化学资料,将关中盆地热储流体分为循环型和封闭型热储流体两类.研究中发现,地热流体所处的地质环境愈封闭,氧漂移就愈明显。随着地热水埋深、滞留时间、TDS和温度的增加,氧同位素交换程度增大.通过对比西安、成阳的同位素交换和水化学特征,发现其地热流体属于不同的地热系统,且具有不同的补给来源。
关中盆地 地下热水 地压地热流体 氧-18漂移 同位素水化学 同位素交换
马致远 苏艳 余娟
长安人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54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98-206
2008-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