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羊BMP15和GDF9基因多态性与其产羔性能相关研究
以控制Belclare和Cambridge绵羊高繁殖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和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BMP15和GDF9基因在蒙古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这两个基因对蒙古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蒙古羊品种中都没有检测到GDF9基因的G8突变(C→T),也没有检测到BMP15基因的B4突变(G→T),在所检测的116个蒙古羊个体中,BMP15基因在B1位点均呈现多态性,具有++、+A和AA三种基因型.测序分析表明:该段DNA序列中存在三个碱基的缺失,即编码区第28、29、30位碱基缺失,使其10号氨基酸残基亮氨酸(L)缺失,变成了突变基因型(AA),形成B1突变体;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B1突变在双羔系中的发生频率高于单羔系中发生的频率,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两品系在该位点具有中度多态性并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与产羔性能关系分析表明B1突变对蒙古羊产羔数无显著影响(P>0.05).
产羔数 基因多态性 产羔性能 骨形态发生蛋白 繁殖力 群体遗传学
刘永斌 荣威恒 王峰 何小龙 田春英 达赖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010030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18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广州
中文
70-74
2008-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