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蝙蝠呼肠孤病毒XJ株的分离鉴定
2003年上半年全球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障碍综合征(SARS)给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我们对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对人类的威胁有了更为紧迫的认识。蝙蝠作为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的天然宿主库,也成为了病原学研究的重要动物。 本研究对2006年采自广东省的蝙蝠样品进行包括细胞培养等方法的病毒分离鉴定工作,最后从棕果蝠肺组织中获得了可引起Vero-E6、Veto、BHK-21和PK-15细胞系发生典型细胞病变(CPE)的呼肠孤病毒,并命名为XJ株。XJ株病毒粒子呈圆球形,直径约为75m,正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有双层衣壳;能够在易感细胞的胞浆内形成呈晶格装排列的包涵体。病毒基因组电泳图谱证实,XJ株全基因组分为10个节段,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纳尔逊海湾病毒(NBV)的基因组图谱一致。该毒株S2基因序列与NBV的同源性达到86.1%-95.3%,在与兔抗Pulau Reovirus阳性血清进行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中,两种病毒呈现明显的交叉反应。表明了XJ株应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NBV。病毒的理化实验也间接证实了XJ株的分类地位。本研究结果不但为我国蝠源病毒研究开展辟了新的领域,而且丰富了呼肠孤病毒的病原生态学内容。
人畜共患病 自然疫源 病毒宿主 蝙蝠呼肠孤病毒 分离鉴定
杜林峰 江禹 吕宗吉 王淑敏 范宇 涂长春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长春 13006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长春 130062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长春 13006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佛山 528231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长春13006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长春 130062
国内会议
江苏泰州
中文
144-147
2008-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