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毒Hep-dC株的拯救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本研究在狂犬病毒弱毒株HEP-Flury株全基因组3”-N-P-M-G-L5”的伪基因区域(G与L之间),插入一个G基因,构建了携带双G基因的全长感染性克隆,其与辅助质粒共转染BHK-21细胞,成功获得狂犬病毒HEP-dG嵌合病毒,盲传十代,用荧光抗体和RT-PCR鉴定,该嵌合病毒在BHK一21细胞中稳定生长;狂犬病毒Hep-Flury株是日本等多个国家使用的常规疫苗株,在控制上述国家的狂犬病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毒株经驯化后,已完全适应BHK-21细胞,能在该细胞上大量稳定增殖。在BHK-21细胞中培养4d,病毒滴度可达1.O×108~1.O×1109FFU/0.1mL,比亲代毒株Hep-Flury及其它狂犬病毒株高100-1000倍。以Hep-Flury株为基础改造的新型狂犬病毒Hep-dG株,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以该毒株制成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免疫小鼠和犬,均能在免疫后14d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与同类进口狂犬病灭活疫苗相比,抗体水平高1倍多。经改造后。该毒株的毒力比亲代株还弱,仅能引起未成年小鼠发病死亡,对成鼠无致病性。结果表明,Hep-dG株和rHey-Flury株比较,其致病性降低、免疫原性提高。因此,该研究为开发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人畜共患病 狂犬病防疫 狂犬病毒 基因疫苗 生物学特性
刘晓慧 孙招金 陈晶 艾军 孙京臣 郭霄峰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广州 510642
国内会议
江苏泰州
中文
77-83
2008-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