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景象空间彰显古城雄姿——潼关故城保护规划的理念
潼关,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关隘之一。潼关故城遗址是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悠久、史载明确、规模较大并富有历史人物传奇的古代军事城市遗址,对于研究我国关隘城市的历史、军事、经济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与其他历史城镇的保护比较中,通常涉及“城市道路网络,城市建筑布局、城市建筑的体量、色彩、造型、风格、尺度、比例”等内容,对于潼关故城这个在战争年代和三门峡水库移民时期以及“文革”时期,惨遭数次毁灭性破坏的故城遗址的保护来说,并不完全适用。主要的遗存只有部分城垣的夯土残迹,传统建筑已几乎无存。文献记载和人们记忆中的潼关故城形象与现实的差距巨大。仅就现有遗存进行保护,无法解决这一著名故城的保护和振兴的课题。因此在规划中确定了以景象格局的整体保护和传统街巷、建筑的保护性复原建设为潼关故城保护的核心内容。 保护规划在维护潼关故城遗址保护的完整性、保证潼关故城遗址保护的安全性、注重潼关故城遗址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性的前提下,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以及潼关故城的空间形态、地形特点和文物遗址赋存现状,确定“外围保护、核心复兴、四关延展”的总体保护布局。
景象空间 保护规划 历史城镇 潼关故城 空间形态
马龙 刘临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开封
中文
384-392
2008-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