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型铝合金铸件(轮圈)之半固态成形技术

半固态金属的组织及流变特性,早在1971年就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Flemings教授所指导的研究团队,在进行实验时偶然间所发现。但半固态铝合金之商业应用的产品,除了美国AEMP及瑞士Buhler公司分别拥有及发表铝轮圈的半固态成形技术之外,大部份仍停留在中小型铸件之生产。 为了因应汽车轻量化之需求,由作者的服务单位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所合组的研究团队,在历经约三年的合作,从半固态触变铸造(Thixocasting)的球化胚料(Slug)、再加热技术至流变铸造(Rheocasting)的半固态浆料(Slurry),进行了多项实验,最终验证了半固态技术应用于大型铝合金铸件(轮圈)之生产的可行性。自2005年起,使用A356合金材料之改良流变铸造法及2,700吨的实时射控压铸机的产线,成功产出汽车用之大尺寸半固态铝轮圈,并获得较传统铸造为佳的机械性质,有效达成零部件轻量化之需求。

铝轮圈 半固态成形 铝合金铸件 流变特性

林煜昆 陈俊沐

(台湾铸造学会)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材化所金属研究组)

国内会议

2008中国铸造活动周

无锡

中文

579-587

2008-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