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原材料制备的块体非晶钢合金的形成能力及性能研究
块体非晶钢合金因其相对低廉的花费、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软磁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人们已在Fe-Cr-Mo-C-B-Y-CO,Fe-CO-Cr-Mo-Mn-C-B-Y,Fe-Cr-Mo-Er-C-B等合金系成功制备出了厘米级的块体非晶钢合金。但是,上述合金成分为确保高的玻璃形成能力,必须使用高纯度元素在高的真空条件下制备,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加工的复杂性。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来自于某钢厂的工业生铁和铁合金,在低真空条件下采用普通的铜模吸铸方法,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块体非晶钢合金,其中Fe-C-Si-B-P-Mo-Al-CO合金最大全非晶试棒直径可以达到7毫米。该系列块体非晶钢合金断裂强度均超过3GPa,并且具有一定的压缩塑性(0.6%)。测试表明,高铬块体非晶钢合金在盐酸、硫酸等腐蚀介质中具有非常优异的抗腐蚀能力,远强于常规不锈钢。同时该系列合金也获得了优良的软磁性能,饱和磁化强度高于1.0 T,矫丸力低于10A/m。工业原材料制备高强、高耐蚀和优异磁性能块体非晶钢的成功,对于块体非晶合金这一新型介稳定材料探索新的应用领域,走向工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玻璃形成能力 机械性能 腐蚀性能 磁性能 非晶钢合金 吸铸方法
李宏祥 吕昭平 王善林 李承熏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 北京 100083 韩国国立庆北大学校材料科学及冶金系,韩国 大邱 702-701
国内会议
无锡
中文
23-28
2008-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