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学科基金课题的申报与评审体会
建筑物理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主要领域之一。为此,国家给予了大量的研究经费投入,从事本领域基础研究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申请项目的数量逐年增加。作者有幸参与了本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多次评审,总体上看,尽管优秀项目不少,但从国家需求及学科发展趋势角度,还有诸多现象需要与同仁探讨。首先是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目前高校教师机会最多、研究经费较为合理的研究基金(层次多、资助数量大等); 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殊的评审模式,使得对于普通高校教师而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比较适宜的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对于建筑物理及相关的工程学科,它支持的是“应用研究基础”。也就是说,申报的研究课题既是“基础研究”,又具有很明确的“应用前景”。每年都有很多学者获准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但也有不少同行没能获准。究其原因,就笔者来看,不外乎以下几点:①“优中选优”,受当年资助数量限制;②“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函评专家难以理解申请书的深奥之处;③选题不当:偏大或者偏小、偏理论或者偏应用,有些甚至是纯工程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含量不足,等等。部分年轻教师,初次申报项目,对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了解不够深入,题目很大,主要研究内容庞杂,但依据的科学原理、运用的研究方法很模糊,预期成果不明确。有些项目的立论依据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间缺少逻辑联系,而是盲目跟随热点,无实质创新。初次作为函审专家的部分学者,难以把握评审标准。 作者试图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评审中遇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商榷。
建筑物理 课题申报 课题评审 评审模式 科研基金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 710055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2
2008-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