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LG大厦结构设计

本文介绍了8度抗震设防的北京LG大厦塔楼钢-混凝土混合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和相应的节点构造.核心简是整个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为改善核心筒剪力墙的延性,设计中在核心简交点处设置钢骨柱.同时,为了提高承托楼面桁架的剪力墙连梁的非弹性变形能力,沿核心筒y向连梁内设置型钢,与钢骨柱组成暗框架,加强了核心筒的整体性.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了这种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计算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非常吻合.试验结果表明,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核心筒边缘构件和底部框架柱均没有发现钢筋压屈,混凝土崩落现象;核心简与外围框架两者间能很好的协同工作;核心筒内的暗钢柱提高了搂面钢梁端部锚固能力,钢梁与混凝土墙之间的连接没有发现破坏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梁端测得的应变较大,这种现象反映了梁(桁架)的端部即便是接“铰接”处理,仍然存在地震作用产生的约束弯矩,设计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了这种结构体系通过合理设计和构造可用于高烈度地震区,核心筒内设置钢骨后,此类结构最大适应高度的限值还有相当的提升空间,可以突破150m的限值.

混合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 暗埋钢框架 弹塑性时程动力分析 抗震设计

侯光瑜 陈彬磊 赵毅强 刘向阳 苗启松 陆承康 叶彬 刘笛 黄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5

国内会议

第二十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

大连

中文

10-23

2008-06-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