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胚胎心脏发育形态学研究与p300和CBP在胎心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及组蛋白乙酰化酶p300和CREB结合蛋白(CBP)在小鼠胚胎心脏上的时空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探明其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方法:选取胎龄7.5~18d和出生1d小鼠正常心脏3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300和CBP在小鼠胎心发育各个时期的表达分布及变化规律。 结果:小鼠胚胎7.5天出现心脏新月,此期p300强表达而CBP不表达。E8.5~E9.5出现原始心管并环化,E10.5房室管形成并出现心内膜垫和突入心腔的小梁,E11.5~E13.5房间隔形成,E11.5~E14.5室间隔形成,E12.5~E15.5房室瓣形成,E11.5~E16.5心肌细胞增殖使心室壁致密变厚,E16.5~生后1d心肌细胞增大使心脏体积变大。CBP与同期同区域的p300相比,有相对低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300和CBP都与胚胎心脏发育密切相关,他们在发育心脏中的表达时空性不同,p300较CBP表达更早更广,可能也更强,p300对整个胚胎心脏发育尤其是发育早期的心脏新月和中期的室间隔形成作用更大。
先天心脏病 心脏发育 乙酰化酶 基因表达
陈国珍 朱静 田杰 吴晓云 张晓萍 吴刚 孙慧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08-115
2008-06-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