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城市河流碳、氮同位素特征与人为活动的影响——以贵州省遵义湘江为例
河流是多个生态系统间物质输送的重要纽带,其输送的物质对于环境生态有重大影响。河流物质的地球化学组成反映了流域的水文、降水、岩石、土壤、植被及物理、化学风化和流域的环境变化,通过对河水的地球化学组成研究可以获得有关流域盆地化学风化、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输人等重要信息。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河流环境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前水环境问题密切相联。碳同位素以及碳的地球化学特征能用来表述河水水中的无机碳的演化和循环、微生物作用、有机质降解、水岩反应等过程。水体溶解无机碳(DIC,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的反应DIC的来源、水/岩相互作用以及微生物作用等特征。氮同位素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水环境讨论无机氮来源、迁移、转化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本文以贵州省遵义地区湘江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丰水期(夏季)和枯水期(冬季)水化学、无机氮形态、碳同位素和氮同位素等,揭示区域岩石风化和人为活动对湘江碳氮同位素的影响,以及利用碳、氮同位素来识别这些影响因素。
河流生态系统 河流物质 地球化学 化学风化 生物地球化学 化学循环
李思亮 刘丛强 郎赟超 赵志琦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468-469
2008-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